段进院士:空间设计是一种新质生产力
我国城市经过40多年迅速发展,完成了快速扩张和基本建设,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营造高品质空间、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成为重要任务。其中,空间设计是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的重要理念与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新质生产力。
谈到空间设计,我们先要对空间有基本的认识。空间形式是自然和人文环境互动产生的;设计则是人追求理想,以设计途径完善空间形式。我们处理好空间与环境、空间与设计、空间与空间三对关系,通过人的主动参与,可以将空间资产变为资本,将视觉感受变为场所,推动空间之间从竞争走向协同。
一、处理好空间与环境的关系,以“空间基因”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以往,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互相冲突等现象:城市无序粗放式扩张,不断侵占农业生产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忽视地域社会人文差异,以标准化换取大规模建设的效率,产生大量“水泥森林”,乃至“千城一面”;古董式的历史遗产保护形成文化“孤岛”;注重形式而不是背后内涵,造成建筑形式、文化符号的简单盲目套用。
从理论层面上说,过去的传统基础理论将城市视为空间、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并列结构,且将空间视为不同形态和功能单元的组合,对于解释复杂城市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割裂地看待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的关系,造成了城市空间深层结构与外显形态的因果断裂,以及规划设计在无约束下的主观创造和形式符号复制。
在对不同时期,不同规模、功能、环境的城镇进行田野调查、历史研究、形态解析、仿真模型试验以及案例实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空间基因”的概念。空间基因,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它承载着城市空间与自然、人文协同演化的基础信息,起着地域文化的标志作用,维护三者的和谐关系。例如,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城市规划设计中开展传承中华营城理念的城水关系、空间布局、轴线关系等关键性空间基因研究,“随形就势,平原建城,形成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镇空间”。
二、处理好空间与设计的关系,以设计思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规划中要加强设计思维。设计可以目标为导向,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提高国土空间品质和资产价值。合理利用设计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空间自身规律的发展策略。同时,根据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综合管控的新要求,城市设计的工作边界应相应拓展,突破原有城镇建设区范围,覆盖空间全域并统筹城镇、乡村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一方面,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为基础,将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纳入规划;另一方面,在城市更新、乡村建设中,将城市设计作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法。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优化国土空间结构,需要强化设计的作用。例如,河南省郑州市以往的城市规划建设,存在水患威胁、风沙干热困扰、风貌杂乱、缺乏魅力场景和温情家园等问题。郑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呼应人民在安全宜居、文化认同、精神情感三个层面的空间需求,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在空间全要素背景下,形成更加全面可行的生态设计策略和以人工环境自然化为导向的导控要求;从人与空间关系的文化认同主线,提出国土空间风貌管控目标;从人与空间关系的情感体验主线,提出建设世界级魅力都市。
三、处理好空间与空间的关系,以空间协同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
分而治之的规划传统,曾导致各类资源要素汇而不聚、各种系统通而不畅。我们要认识到,区域由各个城市及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而不是个体的叠加。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发展,都在影响其所在区域和其他城市,同时也受区域条件和其他城市的影响。区域内各城市通过竞争与合作,形成了规模合理、职能互补的区域空间结构。基于区域总体的空间关系,进行个体城市空间形态的组织,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自身发展。
例如,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点,包含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全域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由于先前缺乏行政主体间的协同,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功能不匹配、空间不协调、风格不统一、管理不精细等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规划设计,在“一张蓝图管全域”“一套标准管品质”的背景下,进行了数字平台、空间融合、要素覆盖、项目衔接、成果表达五个“一体化”探索。具体说来,是在统一测绘基准体系、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设计实现三地空间结构一体化重塑,结合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不同空间要素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共同应对生态承压、雨洪威胁、产业同质、交通不畅、用地低效、文化式微等共同的风险挑战,凝聚发展合力;全面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推动全域空间要素发展导控一体化全覆盖;建立沟通渠道,线上线下协调推进各地项目;采用一体化规划语言进行表述。
综上,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把握三个与空间有关的基本问题。空间首先与环境有关,空间基因是协同的、地域性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理念,助力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共赢。设计思维融入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组织空间、形成特色,可以整合空间资产,释放新质生产力。空间协同则是从空间体系整体视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分工,推动实现区域互利共赢和一体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在2024年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上作学术报告。此文是对报告中增强空间设计思维,以设计思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核心内容的整理。)